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中国在西晋时期,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动乱。八王之乱从元康元年(291年)开始到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续16年。这场动乱从宫廷内权力斗争开始,而后引发战争,祸及社会,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加剧了西晋的统治危机,成为西晋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只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八王之乱」。

八王为:

王号 姓名
汝南王 司马亮
楚王 司马玮
赵王 司马伦
齐王 司马冏
河间王 司马颙
成都王 司马颖
长沙王 司马乂
东海王 司马越

背景

曹魏时代,曹爽当政时,有人指出若不分封宗室诸王,政权可能转入他姓之手。之后,司马氏果然夺取了曹魏的政权,这事在司马氏皇族中很有影响。因此,西晋建国初期,泰始元年(266年),晋武帝恢复了延续了周、汉二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晋武帝制定的王国置军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不同级别可置不同数目的军,但各王无地方行政权。分类情况如下:[1]

辖下民户数 封国等级 置军人数
2万户 大国 上、中、下三军5000人
1万户 次国 上、下二军3000人
5千户以下 小国 1500人


晋武帝在分封同姓王的同时,又大封异姓士族为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他们也有封地。公侯邑亦分三等,如下面列表。[2]

辖下民户数 封国等级
1万户 大国
5千户 次国
5千户以下 小国

后来又让诸王出任地方都督,诸王多少有了行政权力,又有了数量可观的军队。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如此一来,多位王掌握了封国的军政大权。晋武帝完成了分封宗室诸王的政治计划,自以为得计,认为司马氏的统治由此稳固。其实反而种下了祸根。

八王之乱前的权争

过程简述 各派系领导人物 派系支持者及部下
晋武帝死后,杨骏排挤汝南王司马亮单独辅助晋惠帝。皇后贾南风也欲夺权,让楚王司马玮带兵进京,杀了杨骏。
外戚杨骏皇太后杨芷 杨珧、杨济
皇后贾南风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

290年(太熙元年),晋武帝驾崩,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史载晋惠帝极其痴呆低能,官员向他禀报「天下饥荒,百姓无米可食」,他却说「何不食肉糜」,由于晋惠帝无能力治理朝政,以至后来引起皇亲国戚争权夺利。晋武帝重病之时下了诏书,存放在中书省,诏书中依托汝南王司马亮及外戚杨骏共同辅政晋惠帝(注:杨骏是太后杨芷的父亲,杨芷是司马衷生母杨艳的堂妹)。杨骏惧怕失势,曾经从中书省借出诏书,看后不归还。当时的中书监华廙恐惧,还亲自向杨骏索取诏书,但杨骏始终不还。晋武帝病情加重时,杨骏要求晋武帝让他单独辅政,晋武帝点头默许。杨骏招来中书监华暠、中书令何劭,口宣帝旨作遗诏,让杨骏单独辅政。诏成后华廙、何劭二人拿给晋武帝看,晋武帝视而无言,两日后就驾崩了。

晋武帝死后,司马亮恐怕杨骏要害他,逃亡许昌。杨骏一时位极人臣。而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是开国元老贾充之女,年龄大司马衷2岁,又矮又黑,凶狠多诈,也企图操纵晋惠帝以把持朝政。杨骏辅政时期,凡有诏令,晋惠帝过目后交于杨太后;然后直接下发执行。杨骏知贾南风难以控制,为防贾南风碍其擅权,则任命其亲信掌管禁军,此举引起皇亲国戚及某些大臣的不满。杨骏的二位弟弟杨珧、杨济常对他的做法不以为然,劝其小心祸患,杨骏不纳。贾南风不让杨骏独揽政权,秘密派人与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联络,要他们带兵进京,讨伐杨骏。楚王司马玮从荆州带兵进了洛阳。杨骏向来恐惧楚王司马玮,对此事不加阻止。

贾皇后有了楚王司马玮的支持,在291年3月,贾皇后设计让晋惠帝下诏书,宣称杨骏谋反,洛阳全城戒严,要楚王司马玮领军保卫皇宫,围攻杨骏府第。杨骏为人胆小懦弱,事件发生时谋而不决,司马玮军火烧其府第,杨骏逃到府中马厩被杀。贾后又以晋惠帝名义下诏书,废除杨芷的皇太后位置,贬为平民,囚禁在洛阳郊外的金墉城(292年,杨太后因没有食物8天后饿死)。又诛灭杨骏三族,株连而死的共有数千人,至此杨骏政治势力被消灭。

经过

贾南风与汝南王司马亮之争

过程简述 各派系领导人物 派系支持者及部下
杨骏被杀后,朝政大权由司马亮与卫瓘共同执掌,但贾南风对未能独揽政权不满意,串通司马玮杀了司马亮。
汝南王司马亮、元老大臣卫瓘
皇后贾南风楚王司马玮

291年,杨骏被杀后,朝政大权由汝南王司马亮与元老大臣卫瓘共同执掌,楚王司马玮因杀杨骏有功被委卫将军兼领北军中侯(注:守卫京城北部的禁兵),贾皇后的亲戚也担任了要职。但各人之间还是勾心斗角。贾皇后对未能独揽大权也不满意。

司马亮与卫瓘对楚王司马玮掌握禁军甚为忌惮,计划夺其军权,遣司马玮回其封国,此举引起司马玮的愤恨。

于是司马玮靠向贾南风,贾南风封司马玮为太子少傅,让他可继续留在京城洛阳。

而后贾皇后指使晋惠帝下手诏给楚王司马玮,令他宣布司马亮与卫瓘图谋不轨。司马玮率军包围二人府第,司马亮认为自己一片丹心,不抵抗,众兵不敢杀之。司马玮下令,「能斩亮者,赏布千匹。」,才有人杀了司马亮。卫瓘也在这场政变中被杀。

贾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