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与契丹之战

高丽契丹战争指的是10世纪到11世纪发生在今中国和朝鲜边境附近的契丹(辽国)对高丽的三次侵略战争。战争以辽国的失败告终,保州的领土纠纷成为两国关系的遗留问题。

背景

高句丽被唐朝和新罗灭亡之后,突厥被唐朝从中亚赶出。8世纪中期,回纥在蒙古高原取代了突厥的位置,但其统治并不牢固,840年以后,回纥西迁西域和中亚。随着回纥,唐朝和渤海国的衰落,契丹在今内蒙古崛起,并开始扩展自己的疆土。907年,唐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了长年的内乱。911年,渤海受到契丹威胁,求助于朝鲜半岛正在衰落的新罗。在朝鲜半岛后三国时期,渤海又向新罗的后继者高丽国求援。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继回纥之后,在今天中国的北部又一个强国建立。

高丽契丹关系

918年,高丽在朝鲜半岛取代了新罗。926年契丹灭亡渤海。许多渤海贵族纷纷逃往刚刚成立的高丽。922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派特使赠送高丽马匹和骆驼。不过,高丽太祖在渤海被灭之时,却吸纳渤海遗民并打算北伐。942年,契丹又送给高丽50匹骆驼意图与高丽建交。 这次被高丽太祖回绝,并把来使放逐到孤岛将骆驼都饿死了,史称万夫桥事件,这次事件导致了长期契丹与高丽的对峙。

辽的扩张

946年,契丹入侵中原企图控制整个中国。但随着宋朝对中原的统一,以及辽内部纷争,这一企图一直未实现。962年高丽和宋朝结盟,开始北伐。由渤海遗民在鸭绿江中游地段建立的定安国,也加入高丽和宋的联盟一起讨伐契丹。与此同时,契丹在辽圣宗耶律隆绪之母萧太后的领导下最终克服内部纷争。986年契丹征服定安国。991年契丹袭击鸭绿江下游的女真,之后又发动了对高丽的进攻。

第一次高丽契丹战争

993年,80万契丹大军从辽出发,越过鸭绿江大举入侵高丽西北部。高丽军队与契丹在凤山郡展开激烈的斗争。最终将契丹大军控制在清川江。见识高丽的反侵的迅速和坚决,契丹意识到以武力征服朝鲜半岛的代价将是巨大的。于是契丹开始与高丽进行谈判要求高丽同意成为辽的藩属国,并每年朝贡。

契丹的要求在高丽宫中引起争论。一些高丽大臣认为,答应契丹的要求可以避免更大规模战争的发生。但大多与契丹交过锋的武将都纷纷反对。正当高丽宫廷为是否答应契丹的要求相互争论的时候,契丹穿过清川江,直达高丽军队大本营——安州。虽然契丹后来被高丽打退,但契丹的突袭,引起高丽宫廷的惊慌。高丽宰相徐熙请命与契丹谈判,明确表示高丽为高句丽的继承者,对渤海领土有继承权。

考虑到高丽与宋联盟对契丹的巨大威胁,契丹同意撤退并将鸭绿江以南的领地让给高丽。但条件是高丽与宋断交。在高丽表示同意后,双方交换了战俘,契丹撤退到鸭绿江以北。第二年,高丽与契丹正式建交,睦邻友好。高丽按协议也暂时中断了与宋朝的联系(高丽史 成宗世家)。

第二次高丽契丹战争

担心契丹再次来犯,高丽成宗在清川江和鸭绿江之间修筑了6座城堡。之后又恢复了与宋朝的外交来往。辽圣宗耶律隆绪对此很不满,要求成宗交出所建的6座城堡。成宗立即回绝。高丽与辽国的关系也开始紧张起来。

1004年,契丹辽圣宗和萧太后率军大举入侵宋朝。1005年,契丹与宋朝结成澶渊之盟,宋向契丹输岁币30万两,双方保持边境和平。数年后,1009年高丽发生军变。高丽抗辽大将康肇杀死高丽穆宗,拥立穆宗堂叔王询为王,即高丽显宗。1010年,耶律隆绪趁机以为穆宗报仇为由,率40万契丹大军攻打高丽。康肇率军迎敌,第一战取胜。不过,契丹毫不气馁,以更大的力量进行反扑。这次康肇被契丹活捉。耶律隆绪多次要康肇投靠辽国,但康肇不肯。于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将他处死。此后契丹军攻占郭州,安义等地,最终攻陷开京,迫使显宗逃离开城王宫,并在罗州等待时机反攻[1]

契丹占领开城后,辽圣宗耶律隆绪要求高丽将所建的6个城堡交出,并要求显宗到辽国东京辽阳向辽国表示臣服。显宗深知这意味着,高丽成为契丹的藩属。因此坚决回绝。虽然辽国在战场上取胜,但这并没给契丹带来什么好处。占领开城后,耶律隆绪感觉到战线拉得太长,军队补给没有保证。担心高丽会反攻,耶律隆绪决定向北撤退。高丽借机追击契丹。契丹大约有2到3万军队在从鸭绿江回军时被高丽击杀。

第三次高丽契丹战争

1018年,契丹发兵10万攻打高丽。姜邯赞率兵抵挡。但是契丹将领萧排押采取迂回战术,绕过姜邯赞的防御,抵达开京附近,围城溃败后撤退,而姜邯赞则在路上阻击溃败的契丹军, 在高丽修筑的城堡附近有一条河。姜邯赞令人在河上筑坝蓄水。在契丹军队正在过河之时,姜邯赞下令放水。契丹军队伤亡惨重。契丹并未因此而放弃,继续攻打高丽,不过最终不敌高丽大军。契丹军队被姜邯赞击败,几乎全军覆灭,生还者只有数千人。 契丹和高丽的战争导致两败俱伤,公元1019年,显宗被迫与中断使用宋朝年号,转而使用辽国年号,与契丹人签订合约。(高丽史 显宗世家)

后续

4年后,契丹与高丽签订和平协议,定边界与清川江中上游至鸭绿江下游一线。契丹之后没有入侵高丽,双方睦邻友好。但是两国对于保州仍然有较大的领土分歧,这种分歧一直带到后来的金国与高丽的外交当中。100多年后,位于高丽和契丹之间的女真崛起。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1125年,女真擒获了辽天祚帝。大多数契丹人随后逃往中亚,成立西辽。一部分契丹人投靠女真。 女真兴起后,高丽为了防止女真侵略,又将千里长城延长到东海岸的都连浦。一些契丹人吸收入高丽社会成为白丁。

相关链接

注释

  1. ^ 契丹军攻占郭州,安义等地,最终攻陷开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