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又作周缪王),姓姬,名满,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代天子。传说享寿105岁,在位时间约为55年[1](夏商周断代工程定为前976年—前922年,一说前1001年—前947年)。据汲县战国墓所出土的《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喜好游历,曾于穆王十三年至十七年驾八骏之乘驱驰九万里,西行至「飞鸟之所解羽」的昆仑之丘,观黄帝之宫。又设宴于瑶池,与西王母做歌相和。又说他宠幸美人盛姬,为盛姬筑台。
春秋时代的前538年,楚国的大夫椒举向追求霸业的楚灵王提到历史上夏启王、商汤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齐桓公和晋文公这「六王二公」之功业。他提到周穆王有「涂山之会」的功业,杨伯峻指出涂山在今安徽省怀远县东南八里,淮河东岸[2]。
关于他的神话传说,尚见于其他子书之中。《列子》周穆王篇记载:「穆王不恤国是,不乐臣妾,肆意远游,命驾八骏之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瑶,王和之,其辞哀焉。」《太平御览》卷七四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韩愈《送区弘南归诗》:「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似飞。」
周穆王时期,国力强盛,周王朝在西部的影响已扩展到很远的地区。穆王又致力于向东南方发展,通过巡游,使许多方国部落归顺于周的统治,对周的巩固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导致了朝政的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