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征服花剌子模

蒙古征服花剌子模战争爆发在1219年至1221年,它标示着蒙古与中古大波斯外交和贸易失败的结果,也是「蒙古西征」的开始。当时雄踞中亚的花剌子模的国境面积相当于印度次大陆的大小。

侵略「花剌子模王国」并非是成吉思汗最初的计划。《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曾经写信给花剌子模最高统治者阿拉乌丁·摩诃末苏丹,以平等温和的用词之礼问候摩诃末,成吉思汗口述:「摩诃末可汗你统治日落地方,我统治日升地方」,言明且以贸易和文化交流,兴盛彼此。当时成吉思汗方与西夏言和、正与他眼中的世仇也是强敌的金国交战于满洲及华北。西方有研究学者认为,土库曼与其他游牧民族,彼此多少皆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只要贸易顺利,在尊重政治及文化的自主性之惯例下,至多纳为附庸。该研究也分析,甚至在蒙古侵略中原时,就其观点视之,早先游牧民族侵略金国、宋朝都会有流血事端,花剌子模原本不会有这样的遗憾出现。(此例并未演变成往后蒙古择君的惯例)。

成吉思汗犹在世时,曾召四子,说明「折一枝箭,好折;折一把箭,难折」训诫「团结」道理。

朮赤在封地位于西方的前提下,率军到钦察拓展领土。朮赤的继承人拔都及金帐汗国别儿哥汗,在东俄罗斯地区经过蒙古第二次西征及朮赤一脉(有俄罗斯诸公协助)的三代经营下,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生机。钦察汗国也稳固了东欧霸主的地位,直至四百年后沙俄崛起,朮赤一系才在东欧政治史上全然退出。

兄弟阋墙

1260年埃及马木留克君主,于史上别具光荣意义的阿音札鲁特战役,击败了当时留驻西亚的少数蒙古军后,曾于1258年攻占并掠夺巴格达的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旭烈兀汗,未派兵为败战的蒙古军复仇,否则历史可能将改变:即非洲埃及也许会成为蒙古帝国一部份。主因是,其皈依伊斯兰教的堂兄弟别儿哥汗在高加索一带,向旭烈兀发起进攻。

此时别儿哥是伊斯兰教徒,而旭烈兀则不是,两者严重的分歧,导致金帐汗国和伊儿汗国两汗国之间的战争。几乎与此同时,忽必烈与其胞弟阿里不哥也因争夺汗位而展开了长达四年的内战。这些战争是蒙古皇族之间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最终导致了蒙古帝国的分裂。其实,在蒙古征服花剌子模、第二代父执辈争夺大汗宝座时,已埋下远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