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和议

绍兴和议是南宋和金国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达成的和议,南宋朝廷在急于求和下,接受了金国的苛刻条件。

背景

宋高宗绍兴年间,南宋军队的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以及其他将领如刘锜、吴玠等已形成强大军力,其中最强的岳家军甚至通过俘获以前伪齐的万匹战马,成立了南宋年间绝无仅有的万骑马军,可以和金国女真精骑对阵。

绍兴七年(1137年),赵构生父宋徽宗的死讯传到南宋。「帝号恸,谕辅臣曰:『宣和皇后[1]春秋高,朕思之不遑宁处,屈己请和,正为此耳。』[2]翰林学士朱震引用唐德宗李适的事[3],请赵构遥尊韦氏为皇太后,赵构听从。

绍兴十年(1140年),金军的前几个主帅完颜宗望、完颜宗辅、完颜宗翰已先后病故,完颜昌刚被完颜宗弼(兀朮)所杀,完颜宗弼成为唯一的金国军队总指挥,其所部是金国最精锐的部队,却先在开封正南(偏东)的顺昌败于刘锜所部的「八字军」,再于开封西南的郾城和颖昌,在金国女真精锐部队所拿手的骑兵对阵中两次败于岳飞的岳家军,只在开封东南面的淮西亳州、宿州一带战胜了宋军中最弱的张俊一军,在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家军前,金军已被压缩到开封东部和北部。

绍兴十一年(1141年)二月,金熙宗对南宋示好,将死去的宋徽宗追封为天水郡王,将在押的宋钦宗封为天水郡公。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王升为一品,原来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公升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污侮含义。第三是以赵姓天水族望之郡作为封号,以示尊重[4]。同时,在宋军中最强大的岳家军根本未参战的情况下,完颜宗弼的金国最精锐的部队又在淮西柘皋先败于张俊部下杨沂中和刘锜的联军,后来虽然因为张俊抢功调走刘锜,完颜宗弼在濠州胜宋军中最弱的张俊一军,但由于韩世忠军和岳家军赶到,完颜宗弼不得不退军北上。

至此,南宋可战而不战。为了彻底求和,四月下旬南宋朝廷解除了岳飞、韩世忠、刘锜、杨沂中等大将的兵权,为《绍兴和议》做好了准备。十月,南宋派魏良臣赴金,提出要议和。

十一月,金国派萧毅、邢具瞻为审议使,随魏良臣回南宋,提出议和条件。此时赵构生母韦氏托人将一封信送到赵构手里。「洪皓在燕,求得(韦)后书,遣李微持归。帝大喜曰:『遣使百辈,不如一书。』遂加(李)微官。金人遣萧毅、邢具瞻来议和,帝曰:『朕有天下,而养不及亲。徽宗无及矣!今立誓信,当明言归我(韦)太后,朕不耻和。不然,朕不惮用兵。』(萧)毅等还,帝又语之曰:『(韦)太后果还,自当谨守誓约。如其未也,虽有誓约,徒为虚文。』」[2]当月,《绍兴和议》最后的书面内容即达成。

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赵构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与其子岳云、部将张宪于临安(今杭州),据《宋史》载这是为了满足完颜宗弼为《绍兴和议》所设的前提以防止岳飞的十万岳家军攻入黄河以北[5]

于是赵构和秦桧以称臣赔款,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为代价,签定了《绍兴和议》。宋金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赵构也于杀死岳飞后立刻成功地迎回生母韦氏。《宋史·高宗本纪》记载:绍兴十二年(1142年)夏四月丁卯(5月1日),「(韦)皇太后偕梓宫(徽宗灵柩) 发五国城,金遣完颜宗贤护送梓宫,高居安护送皇太后」。按照当时信息的传递方式,岳飞于绍兴十一年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被杀,南宋使节立刻于绍兴十二年(1142年)正月带着正式照函从岳飞被杀的临安(今杭州)去金国囚禁宋钦宗和韦氏的五国城(今黑龙江哈尔滨市依兰县依兰镇五国城村)接人,韦氏四月丁卯(5月1日)即启程回宋,八月壬午(9月13日),韦氏到达宋都临安。从正月初一到八月壬午,除了用时在行程脚力上,没有明显的拖延。[6]

条约内容

要点如下:

  1. 重划宋、金两国的边界,东以淮水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割唐州、邓州(在今河南省),又重定陕西地界,宋失去商州(在今陕西省)、秦州(在今甘肃省)两州约一半土地予金。
  2. 宋奉表称臣于金,金册宋主为皇帝。
  3. 每逢金主生日及元旦,宋均须遣使称贺。
  4. 宋每年向金国缴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1142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

影响

随着和议达成,金亦放还宋徽宗灵柩和高宗生母韦贤妃归宋。离行时,宋钦宗挽住她的车轮,请她转告高宗,若能回去,他只要当个太乙宫主就满足了。韦贤妃哭着说,如果你不回来,我宁愿眼睛瞎掉算了。但宋高宗可能考虑到自己不能生育,接钦宗回来皇位必定回到钦宗或其后代,所以后来宋钦宗到死也没回到宋境。

《绍兴和议》后,宋、金之间维持了近二十年的和平,期间双方虽然偶有冲突,但冲突之规模不大,直到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撕毁和约伐宋。

《绍兴和议》使宋朝永久失去了原来北宋的山西和关中养马的马场,从此岳家军的背嵬战士万骑马军成为南宋一朝的绝唱,宋朝直至覆灭,都只能靠步兵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精骑对阵。后来南宋的「隆兴北伐」和「开禧北伐」,以步兵逆击金国精骑大败而归,原因之一就是这个《绍兴和议》导致南宋骑兵力量可以忽略不计,无法和绍兴年间的南宋军队相提并论。

《绍兴和议》确定了完颜昌提出的、秦桧大力提倡的「南自南,北自北」,即原籍在《绍兴和议》规定的南宋境内的汉人归南宋,原籍在《绍兴和议》规定的金国境内的汉人归金国。从此北方汉人不但完全在名义上成为金国臣民,而且不能南逃,否则将被遣返。这造成了北方汉人没有选择地成了宋的敌国子民,以致宋朝实力的一进一出:

  1. 南宋初年的名将,包括中兴四将中的岳飞、韩世忠、刘光世以及刘锜、吴玠、杨沂中均为华北汉人。从小接受的是忠于宋朝的教育,忠心保卫的是宋朝,在抗金多年以后,终于有击败完颜宗弼等金国主战派并收复失地的实力。
  2. 1279年灭宋的元镇国大将军张弘范和他的父亲张柔是河北的金国汉人,从未接受忠于宋朝的教育,一路击败南宋优势兵力,崖山海战灭宋后张弘范在崖山写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字。

注释

  1. ^ 《宋史·后妃列传·韦贤妃传》:「建炎改元,遥尊为宣和皇后。」
  2. ^ 2.0 2.1 《宋史·后妃列传·韦贤妃传》。
  3. ^ 唐德宗李适的生母沈氏原住于洛阳宫中,「安史之乱」中下落不明,唐德宗继位后,遥尊沈氏为太后,并派人四处寻访。
  4. ^ 据《氏族典·赵姓部纪事》所言:「天水赵之望也。」天水为古郡名,即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
  5. ^ 《宋史·岳飞传》:「兀朮遗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
  6. ^ 1161年《绍兴和议》被金海陵王完颜亮撕毁后,赵构也于第二年退位为太上皇,宋孝宗上台后马上为岳飞平反,赵构却没发表任何意见,既不支持,也不阻挠。岳飞的命运,可以说是被《绍兴和议》之产生而毁灭,又因为《绍兴和议》之毁灭而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