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

汴梁指北宋东京汴梁,汴梁现在指开封市,汴梁多次遭到水灾,现在的开封是在地面6-9米以下北宋东京城遗址上建立的。

历史

传说中,春秋时,郑国国君郑庄公命郑邴在这里筑城,取开括封疆的意思,命名为开封。

开封在历史上有多个政权在此建都,有「开封古城,十朝都会」之说。

战国前期,魏惠王九年(前362年)迁都于此,建「大梁」城。

两汉时梁孝王把开封作为他的封国——梁国的都城。在此之后于此建都的朝代有: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

北宋时开封是「东京汴梁」,人口过百万,富华甲天下。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侵占北宋后,称为「汴京」。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到中都大兴府,改汴京为「南京开封府」,为金国陪都。正隆六年(1161年)初,完颜亮南下侵宋,一度以「南京开封府」为统治中心南宋初年,范成大出使金朝,经过汴梁时,看到「新城内大抵皆墟,至有犁为田处。旧城内麓布肆,皆苟活而已。四望时见楼阁峥嵘,皆旧宫观寺宇,无不颓毁」。

行政区划

皇城

内城

内城城门

内城街道

东西向:启圣院街、踊路街、东十字大街、小御街(东华门前)、南门大街、界北巷、南北讲堂巷、马行街、杨楼街、东鸡儿巷、西鸡儿巷、绣巷、 旧曹门街、大货行街、小货行街、太庙街、杀猪巷、麦秸巷、录事巷

南北向: 西角楼大街、浚仪桥街、报慈寺街、御街、税务街、高头街、小甜水巷、界身巷、第三甜水巷、 大辽人使驿路、第二甜水巷、第一甜水巷 赵十万宅路、东榆林巷、枣家子巷、袜豄巷

内城机构

内城庙观

内城住宅

内城商家

外城

外城城门

外城街道

南北向

东西向

外城机构

外城庙观

外城住宅

外城商家

水系

汴河

金梁桥、浚仪桥 、州桥(),相国寺桥、上土桥(式样和虹桥一样,清明上河图所画实为上土桥) 、虹桥、相国寺桥、州桥〔州桥明月正名天汉桥〕 浚仪桥、兴国寺桥〔马军衙桥〕、太师府桥〔蔡相宅前〕、金梁桥(金梁晓月)、西浮桥、西水门便桥、横桥(西水门外)

五丈河

蔡河

金水河

护城河

湖泊池塘

周边地区

保护

汴京八景

(宋朝版)